“医生,查肝功能那么多项,我一看报告就头大,究竟最重要的是什么?”这恐怕是不少体检后第一时间翻报告的朋友都会冒出的疑问。尤其是中老年人,身体越来越“金贵”,一听说“肝功能异常”,更是坐立不安。
其实啊,肝脏检查项目虽然很多,但对大多数人来说,做完肝功能检查后,真正最值得关注的,其实只有三项。今天咱们就来聊聊,到底是哪三项,怎么看懂,心里才能踏实!
一、主题直奔重点——肝功能三项,稳住就安心肝脏是我们身体的“大管家”,负责解毒、制造营养和储存能量。肝功能检查,就是帮我们看看这个“大管家”有没有累坏、受伤、还是正值壮年。
体检单上一长串项目看得人眼花缭乱,其实,医生最常关注的、能直接反映肝脏健康的三项指标主要是:
转氨酶(ALT)
胆红素(TBil)
白蛋白(ALB)
别担心,这些名字我们用“大白话”给大家解释清楚,保证人人能看懂!
1. 转氨酶——肝脏“报警器”
转氨酶,其实就是肝脏里的“小工人”,平时乖乖待在肝里,一旦肝脏受伤(比如喝酒多了、吃药过量、病毒入侵),这些“小工人”就会跑出来“报警”。所以,转氨酶要是升高,常常说明肝脏有点受累,需要歇歇脚。
怎么看?只要转氨酶没有明显升高,说明肝脏没被“折腾”,基本健康。
2. 胆红素——肝脏“通道畅不畅”
胆红素可以理解为身体里的“废旧物品”,需要肝脏“打包清理”掉。如果肝脏的“下水道”不通畅,或者打包工人罢工了,胆红素就会堆在体内,人就会出现皮肤发黄、眼白发黄的现象。胆红素升高,往往提示肝脏“排水管”有点堵,或者处理垃圾能力变差。
怎么看?胆红素不高,说明肝脏“排污”能力还不错。
3. 白蛋白——肝脏“生产力”
白蛋白就像是肝脏的“工厂产品”,如果肝脏健康,生产能力强,白蛋白就充足。反之,肝脏有毛病,产品就少了,人容易水肿、乏力,抵抗力也跟着下降。
怎么看?白蛋白充足,肝脏“产能”给力,抵抗力也强。
许多人一拿到肝功能报告,看到几个数字有点偏高或偏低就“如临大敌”,其实没必要。如果以上三项都在正常范围,说明肝脏基本没啥大毛病。剩下的其他项目,很多是辅助检查,短期轻微变化不用太焦虑。
当然,如果这三项中某一项持续异常,比如转氨酶长期升高,或白蛋白低于正常值,胆红素异常升高,就建议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,不要“扛一扛”,更不能随便听信偏方或自行乱吃药。
四、肝脏保养,三件事最关键说到底,肝脏最怕“过劳”,平时做好三件事,肝脏更健康:
不酗酒、不暴饮暴食喝酒、油腻食物都是肝脏的负担,适量最重要。
规律作息、不过度熬夜肝脏喜欢“有规律”的生活,早睡早起对它最好。
按时体检,早发现早处理每年查一次肝功能,早点发现小毛病,才能防患于未然。
总而言之,做肝功能检查后,最主要盯住“转氨酶、胆红素、白蛋白”这三项就行了。它们就像是肝脏的“晴雨表”,合格了,大多数时候就不用担心。如果发现有异常,记得尽快咨询医生,不要拖延。日常保养肝脏,不喝酒、少熬夜、多运动,就是给身体最好的礼物。
别让肝脏“累坏了才想起它”!养好肝,身体才更有底气。
盈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